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25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我们这边先把剩下是节目过一下,看看效果,还有怎么改动。大家算是算预演一下啊!”地下的大姑娘小伙子都高声答应了,也不拖延,院子东边有一块高台,平时就当舞台在用。大伙儿按照排练的节目顺序,就开始表演起来。王干事站在杨小贝身边,小声地给她介绍节目。

其实根本不用他介绍,杨小贝哪个节目都熟。无他,传统的舞龙,舞狮,踩高跷,一直到后世每年乡里还是会举行,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了政府组织,都是村部花钱请了表演班子来跳给乡亲们看,图个热闹。除了这几个节目,戏曲表演是老生常谈的“红灯记”,“沙家浜”经典选段。大家都是业余选手,也就只有几个选段唱得好些,什么“我家的表叔,数不清,没有大事不登门……”什么“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,也是司令的洪福广……”从小听老妈唱得耳朵都起茧子了。

剩下的还有就是跳“忠”字舞啦,歌曲大合唱啦,“南泥湾”“北京的金山上”“十送红军”等等。王丽的角色就是这些歌曲的领唱,这倒好办,选一个唱得好的女孩子代替就可以。难的就是她还有一个独唱,“我的祖国”加上伴舞的。这个是唯一的独唱节目,其他人也没有练,短时间肯定是唱不好。

不得不说,经过十多年无比严格的文化浩劫,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非常缺乏和单一的。除了规定可以唱的歌和戏曲,其它的都是糟粕,是资本主义思想,是靡靡之音。这些歌曲不是说不好听,可听了那么多年,早就已经审美疲劳了。虽然说要改革开放了,文艺作品也开始解禁了,但是十多年的荒废空白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填补的,再加上这个年代资讯封闭,所以一直到好几年后,农村里主要还是这些节目占主流。因为这个时候只有村里的大喇叭能够收听到广播节目。后来一直到八十年代末,随着村里通了电,大家开始添置收音机。电视机等,农村的文化生活才开始接触外界的声音,多姿多彩起来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